發布時間:2010-11-25
11月10日晚9:48-9:55時,中央電視臺《每日農經》專欄節目以《受歡迎的監利黃鱔》為題,對監利網箱健康養殖黃鱔和優質黃鱔苗種繁育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報道播出后的第二天,全國各地打電話到監利縣科技局咨詢黃鱔網箱健康養殖與優質苗種繁育技術的電話絡繹不絕,都希望到監利縣程集鎮黃鱔養殖與繁育基地參觀學習。
黃鱔健康養殖和優質苗種繁育基地在程集鎮。有養殖網箱20萬口,面積2萬畝,由八個集中連片的養殖板塊組成;有苗種繁育網箱3500口,集中在交通相對便利的馬鞍垸和小西湖兩基地。2010年,基地優質黃鱔產量達8800噸,產值3.5億元,優質苗種繁育達100萬尾。
基地2007年納入全省100家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后,與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和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緊密結合,在國家黃鱔養殖與繁育方面的專家楊代勤教授的具體指導下,積極開展黃鱔無公害健康養殖和優質苗種繁育的研究與示范,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基地20萬口養殖網箱,80%的實行健康養殖,并制定了無公害健康養殖技術規程,實行了所有養殖戶每年有錢賺,涌現出了許多年純收入近20萬元的科技示范戶,并順利完成了國家水產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黃鱔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已通過湖北省有關部門組織的無公害產地和產品認證,并注冊了荊江牌商標,所產黃鱔絕大多數銷往上海、浙江、香港和臺灣,還出口日本,價格一般高出其他地方黃鱔5~6元/公斤。優質苗種繁育從2009年的5個科技示范戶發展到2010年的20多個,繁育網箱已達到3500口,同時還組織3個科技示范戶建立了30畝黃鱔苗種開口餌料――水蚯蚓培育基地,確保了鱔魚幼苗開口餌料的及時供應,為大面積繁育優質黃鱔苗種奠定了基礎。
近幾年,基地試驗示范的黃鱔健康養殖技術已在全縣開始輻射推廣,2010年全縣實行健康養殖的網箱接近30萬口,約占全縣黃鱔養殖面積的60%。據調查,實行健康養殖技術的網箱每口比普通養殖高出近300元。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基地規范化建設力度,使之成為國家級黃鱔健康、高效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的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黃鱔優質苗種繁育基地。
出處:監利縣人民政府網